珠宝女神之国 俄罗斯皇室的珠宝

来源:Derier蒂爵珠宝 发布:2018-08-16

  珠宝女神最偏爱的国度,非俄罗斯莫属。这个神秘的冰雪帝国的土地上,不仅出产全世界香洌的伏特加,更埋藏着如恒河沙数的黄金、琥珀、珍珠、祖母绿、蓝红宝和钻石

蒂爵_00191 ok.jpg

  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女人们就算穷得吃不起面包,也仍然会高傲地穿着她们的貂皮大衣,戴着闪闪发光的珍珠项链和钻石项链,去剧院看一场《胡桃夹子》。”前苏联解体后,时任美国驻俄大使F·马特洛克如此回忆。而在他之前二百五十年,英国的公主爱丽丝曾经在给母亲维多利亚的一封信中也曾震惊地写道:“沙皇宫殿里的珠宝,或许连您的收藏也无法与之相比。”

  是的,俄罗斯珠宝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又最耀眼的传奇。在这个经常被冰雪和永夜笼罩的极北之国中,闪闪发光的宝石便是光明与希望,它见证着这个传奇帝国曾经的豪迈奢华,也是俄罗斯人永恒引以为傲的心头荣光。

  流淌着黄金与珍珠的涅瓦河

  1744年,一个叫索菲亚的德国女孩穿着沾满尘土的裙子来到莫斯科时,心中对这个脏污、贫困而落后的国家充满了失望。可当她步履艰难地从污水中登上克里姆林宫的层层阶梯,却骤然被教堂尖顶上闪闪发亮的黄金顶座与吟游诗人七弦琴上那耀眼的宝石花纹眩晕了双眼。这个荒蛮的国度为何能如此戏剧般地同时容纳奢华与落后?这个粗鲁的民族如何能雕琢出不逊于意大利人的浪漫与文化?

  三十年后,已经被尊称为叶卡特琳娜大帝的她找到了答案。那一天,她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寒冷与丰饶都是上帝的恩赐,俄罗斯人即便注定只能在寒冷的泥泞中跳舞,可他们皮靴踢飞的石料,却一定是连教皇都要嫉妒的宝石。”

  时间追溯到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有着“钻石基金”的帝国王权罗曼诺夫家族是有着珍贵的珠宝收藏,跨越期长达1613年到1917年。在悠久的俄罗斯皇室时期,贵族就已开始以半宝石来制作精美的古董珠宝。俄国古董珠宝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比起欧洲珠宝更加多了几分沙皇宫廷风情,材料的贵重、色彩的艳丽、造型的精巧和光泽的璀璨,展现出了不一样的俄式古董珠宝特点。

  最鲜明的Russian Style烙印

  从十八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初,整整两百年时间,俄罗斯式珠宝风格一次次在全世界掀起流行风暴。沙皇的能工巧匠们,左右整个珠宝世界风格的能力,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

  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为自己的加冕礼请来天才的宫廷珠宝匠制作皇冠,流光溢彩的大皇冠上总共镶嵌了2858克拉重的4836颗钻石,其中装饰冠顶的是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红色尖晶石,重约398.72克拉,被列为前苏联七大历史名钻之一。

  如果没有叶卡捷琳娜女皇,钻石对女人魔法般的吸引力无疑将大打折扣。1725年前,欧洲最时髦的钻石切割方式仍是古老却并不闪亮的玫瑰琢型,正是源于叶卡捷琳娜的强烈要求,意大利的钻石工匠才发明了能让钻石折射出更多光彩的明亮式切割。

  没有传奇式的大师,珐琅、金银细丝镶嵌也不会成为现代珠宝艺术的主角。在长期与世隔绝的境况里,俄罗斯人用早年从欧洲大陆学来的镶嵌技术,创造了那些世所罕见的珍品。亲手打造的复活节彩蛋已成为珠宝史上最为辉煌的传奇之一。那些精美的雕刻、绘画与镶嵌,无论从哪一个艺术角度而言,都是无法逾越的魅惑珍品。

  古董俄罗斯石榴石和钻石花珍珠项链

  如果没有俄罗斯贵族对日常生活用品艺术化的苛刻要求,装饰艺术(Art Déco)风潮也不可能在上世纪初席卷全球。冬宫中用祖母绿和蓝宝石雕琢而成的孔雀自鸣钟、用金丝编织而成的晚妆手袋,都被公认为自文艺复兴以来装饰艺术的最高水平代表作。而俄罗斯人对于玉髓、紫水晶、碧玉的热爱,更推动了欧洲贵妇对东方风格珠宝的追逐。

  俄罗斯圣彼得堡约1840年的钻石手镯

  而哥萨克骑兵帽檐上的羽毛装饰,黑海寂静夜空中的闪亮星辰,也尽数在她的1932年钻饰系列中投影出了具象……

  戛然而止的天鹅悲歌

  世上只有一种宝石能拥有与帝王同名的荣耀,那就是Alexandrite——以亚历山大大帝命名的宝石。这种神秘宝石可在明暗不一的光线下呈现出不同色彩,因而被称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但如今,这种只出产于俄罗斯乌拉尔山脉的宝石已被开采殆尽,一如整个俄罗斯珠宝的命运,在最华彩处戛然而止,成为回荡于天际的凄婉绝响。

  十月革命让镰刀与斧头代替了傲慢的双头鹫,盛极一时的罗曼诺夫王朝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消弥在历史的烟尘中,不留痕迹。昔日的沙皇御用珠宝匠流亡他国,传说中可买下整个欧洲的帝国珠宝库也不见踪迹。而与这些悲壮传说相伴的,则是人们对俄罗斯珍宝的留恋——当那些原本如冬雪季风定时来访的俄罗斯风尚突然断绝,富豪与精英们开始用前所未有的兴趣,寻找这些帝国最光彩夺目的遗迹。

  这枚68克拉的钻石项链,最初由凯瑟琳大帝和俄罗斯皇室家族世代相传

  大部分王室珠宝流入沙皇的欧洲远亲手中——只有皇太后玛丽亚·费多罗夫娜一人幸运地逃脱屠杀,这位俄罗斯王室唯一直系遗孀曾是丹麦公主,流亡后却不得不出卖自己的珠宝来维持生活。英国的玛丽皇后是她的主要光顾者,至今英国皇室的许多冠冕和胸针,都可在俄罗斯的王室画像中找到原迹。

  这是亚历山德拉皇后最喜爱的王冠,可以经常看到它出现在皇后的各种肖像中。

  这顶王冠上镶有340颗钻石,重达287克拉,最大的一颗重达10.78克拉,其余有钻石拼成的500朵玫瑰,重达84克拉。它在1929年被出售,现在下落不明。

  王冠中部的这一颗大钻石重达10克拉,呈血红色。它在历史上是属于沙皇保罗一世的。王冠上还镶有39颗淡黄钻石,最大的重达9克拉,其余的38颗重达115克拉。另外还有146颗巴西钻石。最大的也重达8克拉。它现在仍保存俄罗斯的博物馆中。

  王冠上镶有39颗美丽无比的印第安椭圆钻石,其中6颗重达9克拉,5颗重达61.2克拉,8颗重达8克拉,35颗重达24.克拉,王冠中央最大的是一块重达37克拉的宝石,这是1829年俄罗斯财政部为死去的保罗一世的妻子玛丽亚费多萝芙娜皇后制造的,它在1929年被苏联政府出售。

  这顶王冠的主人是罗马尼亚王后玛丽的母亲,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女儿玛佳•亚历山德娜女大公。在她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儿子爱丁堡公爵阿尔伯特王子结婚时,她的父亲亚历山大沙皇送给她这顶王冠。后来王冠被索思比拍卖行售出,下落不明。

  这顶王冠属罗曼洛夫王朝,制作于1891年,它呈流畅的半月型,镶嵌有822颗钻石和72颗红宝石。王冠的其中一部分可以拆卸下来,用作胸针和头簪。 王冠的女主人是俄国著名大诗人普希金的孙女索非亚。她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孙子米哈依尔米哈伊诺维奇大公的妻子。由俄国著名珠宝世家k.e.林公司的高级工匠设计。在沙皇王朝被推翻前的200多年里,k.e.波林公司的历届掌门人曾经先后拥有。

  这顶钻石王冠是由俄罗斯的珠宝匠打造而成,是俄罗斯的大公夫人阿纳斯塔西娅送给其母亲丹麦的亚历山德拉王后的。

  这顶王冠是俄罗斯皇后玛丽亚费多罗芙娜所有,在克里姆林宫展览。

  这是一套18世纪中叶制成的王冠,用了钻石和雕版珐琅,仔细看上面有非常可爱的小蜜蜂,此王冠现存于俄罗斯国家珍宝馆。

  紫晶佩饰18世纪下半期由金、银、钻石、紫晶制成。流苏:15.00.5厘米 蝴蝶结4.57.5厘米紫晶佩饰。

  是重温并不代表着复兴,如今的俄罗斯固然仍是北方让人生畏的强国,但俄罗斯珠宝固有的精巧和奢华已难被再度复刻。新兴的俄罗斯珠宝设计要么一味强调暴发户式的硕大与财富,要么更醉心于另类艺术表达。或许,梦幻般的俄罗斯珠宝终归只是一段梦幻,注定不能久存世间。


您可以通过蒂爵手机版访问:珠宝女神之国 俄罗斯皇室的珠宝
蒂爵珠宝京东旗舰店
蒂爵珠宝京东旗舰店-蒲公英
  • 在线客服

  • 预约到店

  • 0

    购物车

  • 订单

  • 回到顶部

了解蒂爵君最新动态,添加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