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如何从元旦变成了春节?

来源:Derier蒂爵珠宝 发布:2019-12-30

  人们通常把过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不叫春节,过年就是过元旦。过去中国人使用农历,或者叫阴历。农历正月初一是元旦,或者元日,是一年初始的时候。过年从腊月二十三 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春节原名为“上日”、“改岁”、“元日”、“献岁”、“岁旦”、“三朝”、“正日”、“正旦”、“元首”、“元日”、“元辰”、“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元旦”、“新正”、“岁日”、“新元”等;清代时,则一直叫“元日”或“元旦”。“元旦”就是过年。

  


  民国政府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据说南京政府曾试图以阳历年代替阴历年,但不被中国人接受。于是折中为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从这时候开始,中国人过两个年,一个是阳历年即现在的元旦;一个是农历年或者是阴历年叫春节。但是人们不习惯过阳历年,遭到了许多国人的抵制。润杨记得老舍还是哪位作家特意写了过年的散文,嘲笑了一年里过两个年的规定。

  春节被广泛接受是建国后,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所以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在古代民间,进了腊月也就是十二月份就开始忙着过年了,有一句民谣是“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大人们从腊八开始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过年时打开,蒜瓣泡的碧绿碧绿的,醋也变得绿油油的。倒进碟子里,蒜里有酸味,醋里有蒜味,夹起一个饺子放到里面沾一下,放到口里,甭提多好吃了。

  腊八这天早晨要喝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非常粘稠、软糯。

  以后人们开始置办年货,因为古代过年的时候,商店都不开门,必须把年货置办全了,否则没地方买去。腊八后的日程在民谣有体现:“……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 ,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上文每天的工作我们都能理解,唯一需要解释的是二十三糖瓜粘。这是指祭灶,男人祭灶,用灶糖把灶王爷的嘴粘上,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这个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除夕和正月初一为最高潮。正月初一要祭祖,给长辈拜年。初二闺女回娘家。正月十五闹花灯,又掀起一个小高潮。正月十六,轰轰烈烈的年宣告落幕。


蒂爵珠宝京东旗舰店
蒂爵珠宝京东旗舰店-蒲公英
  • 在线客服

  • 预约到店

  • 0

    购物车

  • 订单

  • 回到顶部

了解蒂爵君最新动态,添加微信关注